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南宁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其它科目 > 浏览
楼主
求初三化学教案
星期五我要去面试家教,需要准备一下,各位老师帮下忙哦!
作者:刘老师(380114)06-10-18 19:05回复此贴
1楼
第 二 单 元   我 们 周 围 的 空 气

教学目标、德育渗透及学法指导
一、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育,学习科学家的敬业精神。
二、通过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三、通过氧气的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实验去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四、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因是变化的根本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氯酸钾是制取氧气的内因,因其本身含有氧元素,加热或加催化剂是氯酸钾变化的外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五、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如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
六、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不断扩展自己视野。
教学重点
一、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的实验操作。
二、 对化学反应及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解。
三、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难点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对科学方法的体验。
知识精学要点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氧气的用途
①供给呼吸:登山、潜水、医疗等。
②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宇航等。
2、 氮气的用途
①制造硝酸和化肥②保护气。如焊接金属、填充灯泡、食品包装等③液氮冷冻麻醉④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的用途
  ①保护气②霓虹灯③激光技术④氦制造低温环境⑤氙用于医疗麻醉等。
三、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这些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为了使人类具有良好的生存条件,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意识,注意消除污染源。如: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种草④工厂废气处理等。
四、 物质的简单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五、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20℃,101KP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液氧呈淡蓝色,固态氧是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2、 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生成物
及特征 文字
表达式 实验
注意事项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硫 点燃 微弱淡蓝色火焰,放热 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硫的用量要少
木炭 点燃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炭+氧气→二氧化碳 燃烧匙要慢慢伸入瓶中
铁丝 点燃 灼烧红热后离火变冷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铁丝螺旋状瓶底留水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由多变一来考虑的,而氧化反应是从反应中有无与氧结合来考虑的。区别是:氧化反应一定有氧参加,但生成生不一定是一种;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一种,但不一定要有氧参加。两者的联系是:有氧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时是化合反应。
4、缓慢氧化:进行缓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现象区别于燃烧(剧烈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正好相反,是一变多。它们都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2、 制取装置(见右图)
3、 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A、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装药品,塞上单孔橡皮塞
C、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D、点:点燃酒精灯,预热,加热
E、收: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
F、移:收集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G、熄:熄灭酒精灯
4、 收集方法
A、排水取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5、 注意事项
A、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再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B、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为预热留出位置。
C、伸入试管内的导气管不宜过长,露出胶塞即可,使产生的氧气能够充分排出。。
D、先均匀加热试管,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并缓慢向底管方向移动,控制氧气放出速率,便于收集。
E、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不宜过长,插入瓶口即可,避免集气瓶不宜取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插入试管底部,这样收集的气体才够一定纯度。
F、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因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G、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撤导管后撤灯,防止灯灭时,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内水通过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H、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甚至进入水槽。
6、 验满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7、 验证:如何证明一瓶未知气体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催化剂的性质简称“一变两不变”。改变速率可加快也可减缓,催化剂分正负两种。催化剂是有选择的,一种催化剂只对一个或几个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典型例题
例1.在下列物质中,能加快氯酸钾的放氧速率,而本身又不是催化剂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氯化钾  D、氧气
例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例3.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A 、氮气无色无味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氮气密度小,沸点低   D、氮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4.为了改善本市的生态环境。我市将把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源保护做为重中之重,下列措施:①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直接排放;②完成全市燃煤区的改造,实现使用清洁燃料;③植树绿化,硬化所有大街小巷地面;④居民区内禁止摩托车运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减少大气和水污染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例5. 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食品都会标有保质期,以提醒消费者注意食品安全。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食品变质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完成探究报告。
你的猜想 举例证明 你的结论
1、食品变质和温度有关 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更长时间 温度越高,变质越快
2、


3、


实验探究及活动
1、 调查周边空气污染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观看纪录片“低温现象——液氮”、“氧气的工业制法”。
3、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作者:潘老师(404453)06-11-18 10:54回复此贴
2楼
不好意思,图片内容发不上去
作者:潘老师(404453)06-11-18 10:57回复此贴
3楼
第一单元  走 进 化 学 世 界
教学目标、德育渗透及学法指导
一、通过丰富的图片演示,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结合化学发展史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介绍中华民族在化学工艺方面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并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的锻炼。
四、要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化学的奇妙,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化学的丰富内容,树立信心,学好一门新的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一、对学生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熏陶和培养。
二、了解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概念。
三、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知识精学要点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以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最具代表性,他们创立的原子-分子论揭示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三、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只有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在化学变化中,除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这些性质能被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量出来,常见词如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溶解性、吸附性等。
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常见词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而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3、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反过来说,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研究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实验。
二、实验探究的特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否燃烧等。
2、 关注物质的变化。如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否发生状态的改变等。
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及大致程序:
1、 确定题目。
2、 知识准备。如查找资料、讨论等。
3、 大胆设想。
4、 动手进行实验验证。①选用仪器②设计步骤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
5、 交流、总结经验。①发现的问题②改进的措施③积累的经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认识常见的仪器,并了解其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①试管②试管夹③玻璃棒④酒精灯⑤胶头滴管、滴瓶⑥铁架台⑦烧杯⑧量筒⑨集气瓶。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官底部即可。
3、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药匙、镊子、纸槽。 方法:先横后竖。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A、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口对口。
B、量取: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使用滴管。C、滴取:垂直悬空;不能乱放;用后清洗。
2、 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去吹;
D、碰倒酒精灯后,如燃烧,应用湿抹布扑盖。
②酒精灯的火焰层次: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③液体药品的加热:A、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B、预热后再均匀受热,应用外焰加热;
         C、试管药品取用量不能超过1/3;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约1/3处);
         E、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F、热的试管不能骤冷。
3、 洗涤仪器: 洗涤要求: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 托盘天平的使用:(准确度0.1g)
①使用前调平。②左物右码。③纸上称量。
5、连接仪器装置:用水润湿,慢慢转动。
典型例题
例1.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于创造的中心学科。请你举出化学在衣、食、住、行方面对当今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例2.化学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请试举两例。
例3.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组是(   )
   A、灯泡发光  B、火药爆炸  C、鸡蛋变臭  D、光合作用
例4.请用较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各组物质,并说明用了物质什么样的性质。
   A、酒精-白醋 B、蔗糖-食盐 C、铜线-铝线 D、氧气-二氧化碳
例5.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难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内容填入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及探究活动
1、给物质加热的方法(P21 实验1-9);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6 实验1-1、1-2、1-3、1-4、1-5)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作者:潘老师(404453)06-11-18 10:59回复此贴
4楼
有需要call我
作者:潘老师(404453)06-11-18 11:00回复此贴
共有回复4篇 1
回复内容:
百分·南宁家教网 ©2003-2015